今年的國慶小長假被賦予“烈日高溫”“井噴式車流”“斷崖式降溫”“疫情嚴峻考驗”等特色標簽,從9月30日至10月7日,長沙收費站出入口流量累計達41.84萬臺次,日均5.23萬臺次,收費現場的保通保暢工作迎來重大考驗。
9月30日13:30開始,入口廣場車流噴涌,長沙收費站啟動二級應急預案,隨著流量急劇猛增,很快又提升至三級。支委班子以上率下,帶領稽查維護以及外勤人員“逆流而上”,在車流中呈斜線依次排開,指揮分流,處理特情?!癊TC車輛請走專用車道,沒有辦理ETC的車輛請從人工道排隊通行?!薄麄儾粩嘀貜椭@樣的話語,來不及擦試臉頰兩鬢的汗水,更無暇更換早已被汗水浸濕的口罩,就這樣一直挺立在車流之中,堅守在隊伍的最前沿。
9月30日臨近18時,當班收費員再次盤點了車道內的紙券,整理窗口的提示標語,將CPC卡回收箱擺放得更整齊?!奥方銖V播站”正調試廣播設備,校準音量,臨時“播音員”認真誦讀著廣播詞。維護員也在各個安全島頭加緊新一輪巡查巡檢,為接下來的紙券發放、車牌抓拍、感應抬桿等工作打好基礎。
準點切入到“前6后6”模式,各車道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。一位司乘因為距離窗口太遠,無法接到收費窗口遞出的紙券,收費員用力探出身子,伸手送上。ETC車道內,OBU無法有效感應導致車輛無法正常通行,當現場人員亮出自制“神器”接過卡片時,司乘人員會心一笑,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。
10月4日,國慶假期和重陽節撞個滿懷。21:15,一位滿頭白發、步履蹣跚的拾荒老人出現在收費車道,瑟瑟寒風中,老人佝僂的身體愈發顯得單薄。由于口齒不清,精神狀態異常,現場人員無法獲取有效信息以便與其家屬取得聯系。值班站長張書怡帶領當班人員將老人安置在食堂大廳,在等待民警來站處理的過程中,她們為老人準備好水、面包等抗寒充饑物資,并貼心地為她擰開瓶蓋,叮囑她細嚼慢咽……這個重陽節,他們以實際行動為這名特殊的老人送去溫暖和關愛。
為認真踐行“學雷鋒活動志愿服務點”“路燈志愿服務示范點”服務宗旨,延伸品牌內涵,長沙收費站的黨團員、青年志愿者備足備齊口罩、飲用水、行車地圖、簡易修車工具等便民物資,熱心幫助車輛拋錨的司乘,以暖心舉動提供優質、溫馨的服務???,紅色臂章、紅色馬甲與廣場外圍迎風招展的紅色國旗相得益彰,那一抹紅如此絢爛、耀眼!